相关习题
 0  166905  166913  166919  166923  166929  166931  166935  166941  166943  166949  166955  166959  166961  166965  166971  166973  166979  166983  166985  166989  166991  166995  166997  166999  167000  167001  167003  167004  167005  167007  167009  167013  167015  167019  167021  167025  167031  167033  167039  167043  167045  167049  167055  167061  167063  167069  167073  167075  167081  167085  167091  16709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FeCl3、BaCl2、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请写出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O4,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AgCl.
(2)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BaCl2、Na2SO4,一定没有的物质是FeCl3
(3)无色气体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金属钠是一种易燃物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当金属钠着火的时候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frac{\underline{\;点燃\;}}{\;}$ 2Na2CO3+C,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某公共场所,有如图广告:
(1)硝酸铵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氮、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
(2)硝酸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35%,因此,这是一则虚假(填“真实”或“虚假”)广告.
(3)要向一块地里施加含7Kg氮元素的肥料,需要20000克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
①CO     ②CO2     ③CO和CO2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
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M1M2△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M3M4△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①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69.8g65.4g△m1
烧杯+澄清石灰水118.8g122.6g△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是产生CO2气体,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结果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BCD
A.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B.装置漏气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1是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集气瓶.
(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图2给出六种物质对应制取氧气的六种方法.
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高锰酸钾,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A和E(填标号).
(3)请写出实验室利用方法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利用该方法与方法②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利用风吹日晒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H2O,反应①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H2(填化学式).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该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4CO2+6H20.
(2)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和单质溴(Br2),眼镜片自动变暗.光线弱时,单质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片变亮.试写出避光时的化学方程式2Ag+Br2═2AgBr.
(3)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工业上制氮化硅的方法是:用单质硅(Si)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i+2N2$\frac{\underline{\;高温\;}}{\;}$Si3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2)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
(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AB(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硫与氧气的反应可用下图表示:设N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g,则64g氧气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数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运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灰褐色浑浊,有异味.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小颗粒,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①③④⑥⑦.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2)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若得到的自来水属于硬水,则将其变成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4)防止运河水污染的方法有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