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950  166958  166964  166968  166974  166976  166980  166986  166988  166994  167000  167004  167006  167010  167016  167018  167024  167028  167030  167034  167036  167040  167042  167044  167045  167046  167048  167049  167050  167052  167054  167058  167060  167064  167066  167070  167076  167078  167084  167088  167090  167094  167100  167106  167108  167114  167118  167120  167126  167130  167136  16714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在生产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应用.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使当地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②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

①水变成热冰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请用微观的观点来解释水变成热冰的现象:水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间隔变小;
③请说说水转化成热冰的一个应用:可建成溜冰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  )
物质MNPQ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 N、P的质量之比为5:4D.物质M、P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CO2CO通入O2,点燃
BNaOH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CuO固体Cu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要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通过下列试剂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铁、铜、氯化镁溶液B.镁、铁、氯化铜溶液
C.铁、氯化铜溶液、氯化镁溶液D.镁、氯化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少量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称量固体
D.
液体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旨在“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憧憬化学的美好未来”.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于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可用来浸泡水产品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小组活动中,老师讲烘干的碳酸镁与锌粉按照一定比例研细混匀,按照图1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氧化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
②碳酸镁、碳酸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1)实验一: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收集两瓶气体,盖好玻璃片,停止加热,向其中一瓶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无明显现象.
将另一瓶气体点燃,待火焰熄灭后,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实验二: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固体产物是什么?
老师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分成两份,由甲、乙两组同学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将剩余固体直接按照图2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生成,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产生的气体在C处验纯后点燃,观察到淡蓝色火焰.C处点燃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甲组同学获得结论:该反应的固体产物是碳酸锌和镁.
乙组同学提出了质疑,他们先将另一份剩余固体先进行了处理,然后也按照图2进行了实验,观察到A中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溶液,B中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对剩余固体的处理操作是继续按图1方式加热,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乙组同学利用实验现象,分析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Zn$\frac{\underline{\;\;△\;\;}}{\;}$MgO+ZnO+CO↑.甲组同学对实验过程再次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他们放入试管A中的固体含有MgCO3、Zn、MgO、ZnO.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在研究反应后的产物时.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中的A-G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A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C是氧化物,E俗称小苏打,人的胃液中含有F、E、G分别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C的化学式H2O.
(2)G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
(3)写出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F的用途去锈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实验一:a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的实验事实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的实验事实是D.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检验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其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D(填字母符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作用.
(2)下列解决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BC(填字母符号):
A.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
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吸附、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3)某同学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豆腐、红烧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米饭,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该同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水果、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