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976  166984  166990  166994  167000  167002  167006  167012  167014  167020  167026  167030  167032  167036  167042  167044  167050  167054  167056  167060  167062  167066  167068  167070  167071  167072  167074  167075  167076  167078  167080  167084  167086  167090  167092  167096  167102  167104  167110  167114  167116  167120  167126  167132  167134  167140  167144  167146  167152  167156  167162  16717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右图33-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丙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①应该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中B装置换成什么装置?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如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3)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水沸腾原因是B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具有挥发性,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B.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
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人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干燥管内的液(水)面比烧杯内的液(水)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水)面保持不变,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已知有一白色固体是由可溶性钙盐和钾盐组成的混合物.
(1)进行如框图所示的实验.

写出钾盐和钙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K2CO3═CaCO3↓+2KCl.
(2)假如上述实验得到的无色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其中是一种除A外的杂质),则该杂质可能是(CaCl2)K2CO3,欲除去该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K2CO3)HCl.(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按照一定的依据将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每一类物质都可看作一个集合.如图展示了初中科学学习过的一些物质的集合,其中圆和圆中的每一个扇形表示一个物质的集合.试根据它们的包含关系,从给出的物质集合①~⑧中选择适宜答案用序号填空.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含氧酸④碱⑤非金属氧化物⑥单质⑦非金属单质⑧化合物,其中大圆表示①,A半圆表示⑥,C表示⑦,F④.(用数字编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质量变轻
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轻
C.烧碱溶液试剂瓶口液体蒸发,出现白色固体
D.用生石灰配制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碱石灰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B.明矾用作水的消毒
C.氧气用作火箭燃料D.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014青岛世园会”于4月25日正式开园,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
(1)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D.
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从潮湿的空气中得到水,用于浇灌植物
B.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场馆白天开灯的数量
C.景区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
D.园区餐厅使用一次性木筷,以确保饮食卫生
(2)海洋植物馆门口,一棵会光闪闪的人造植物“黄余奇葩--金耐冬”格外引人沣目.它是以优质木材雕刻而成,外贴纯度为99.7%的黄金箔.黄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黄金良好的延展性,“金耐冬”长久不褪色,总是金光闪闪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3)世园会植物馆号称亚洲第一大钢结构馆,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4000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①焊接钢材杆件要先除锈.用稀盐酸除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②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C2H2)和氧气的比例,氧气不能过量,如果氧气过量,将导致焊接不牢.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4CO2;请分析氧气过量会导致焊接不牢的原因高温条件下,过量的氧气会将铁氧化;
③植物馆内温热潮湿,为防止钢件生锈,请你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涂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资料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氯化钙溶液.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