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984  166992  166998  167002  167008  167010  167014  167020  167022  167028  167034  167038  167040  167044  167050  167052  167058  167062  167064  167068  167070  167074  167076  167078  167079  167080  167082  167083  167084  167086  167088  167092  167094  167098  167100  167104  167110  167112  167118  167122  167124  167128  167134  167140  167142  167148  167152  167154  167160  167164  167170  16717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测验采取了以下方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105.5
第2次10M
第3次101.2
第4次101.2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12+H2O+CO2
(2)M的值为3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5%
(4)以上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量(x)的比例式为$\frac{100}{6.8g}=\frac{44}{x}$
(5)将第二次实验后得到的混合物过滤,要将得到的滤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向溶液中加水32.7g
(6)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使用的40g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刷来擦洗铝制品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沾在试管壁上的紫红色固体物质,可以用稀盐酸除去
C.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D.为防止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生锈,应先用油布擦,再用干布擦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氮气做闪光灯
B.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
C.
炉具清洁剂洗涤餐具
D.
用二氧化碳生产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做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③④⑤B.①③⑤C.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2)配制此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2.1克,水147.9克.
(3)把该溶液稀释成0.7%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6.5克锌粒加入50克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Zn-65,H-1,Cl-35.5)
(2)盐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70g.
(2)20℃时,甲的溶解度=(<、>或=)乙的溶解度.
(3)当温度为小于20℃,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当温度为大于20℃,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4)现有一瓶甲的饱和溶液,如果要使之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BC.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蒸发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C;
(2)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过滤.
(2)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钙.乙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并使之完全反应,然后将水蒸干,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材料一:农作物秸秆曾因具有三大功能:燃料、饲料、肥料而被农民视为宝贝而全部利用.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秸秆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风光不再,农民朋友将其看成一大障碍,一直寻求简单、方便的处理方案.他们知道草木灰可以当钾肥,于是,焚烧的方法就这样应运而生.但是,秸秆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白色浓烟.
(1)下列危害中,不属于焚烧秸秆造成的是(填序号,下同)C.
A.污染大气  B.妨碍交通   C.白色污染
材料二: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积极鼓励农民兴建沼气池,政府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农民利用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2)为了防止CH4泄漏造成危险,图中的报警器安装位置正确的是A(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