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7012  167020  167026  167030  167036  167038  167042  167048  167050  167056  167062  167066  167068  167072  167078  167080  167086  167090  167092  167096  167098  167102  167104  167106  167107  167108  167110  167111  167112  167114  167116  167120  167122  167126  167128  167132  167138  167140  167146  167150  167152  167156  167162  167168  167170  167176  167180  167182  167188  167192  167198  16720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石灰石放到稀盐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C.铁钉生锈D.木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则铜绿中含有(  )
A.氢元素和铜元素B.氧元素、铜元素
C.氢元素、铜元素、碳元素、氧元素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只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g,测得Cu元素的质量为8.0g.已知Cu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两种,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固体物质的组成有几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O2
(2)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3)铜绿Cu2(OH)2CO3
(4)黄铁矿的主要成分FeS2
(5)不含金属元素的碱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a)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酸性.(填“酸”、“碱”或“中”)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A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B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原因是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显酸性,故需用pH试纸来确认.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反应中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的有(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B.电解水
C.氢气还原氧化铜D.锌与稀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蜡烛燃烧是化学(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吹灭蜡烛瞬间可看到有一缕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蜡烛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