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216  169224  169230  169234  169240  169242  169246  169252  169254  169260  169266  169270  169272  169276  169282  169284  169290  169294  169296  169300  169302  169306  169308  169310  169311  169312  169314  169315  169316  169318  169320  169324  169326  169330  169332  169336  169342  169344  169350  169354  169356  169360  169366  169372  169374  169380  169384  169386  169392  169396  169402  16941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清新的空气B.冰红茶C.清洁的海水D.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甲小组同学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1)①甲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如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样品1:无明显现象NaOH+HCl=NaCl+H2O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乙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 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氢氧化钠(酚酞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验证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
(3)E装置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F实验可检验甲烷的成分,将内壁一半涂澄清石灰水、一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上有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填充气应具有的性质是稳定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3)建筑工地的工人下班前,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使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不能用铁质容器存放硫酸铜溶液,因为铁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此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
(2)人的胃液里含有胃酸,若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缓解病痛.则该药用于治疗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3)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添加的少许酸性厨房调味料是食醋,以免蒸出的馒头口味涩且发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符号填空:
3个铁离子3Fe3+;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综合复习时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B安全知识
氦气性质稳定且密度比空气小--填充气球
乙醇是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甲醛中毒
进入陌生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煤气泄露--关闭阀门,严禁烟火
C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
缺Fe--易引起贫血
Ca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缺 I--易得甲状腺肿大
铁制品除锈--长时间用盐水浸泡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表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A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比铜活泼
B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
C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下降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给自来水杀菌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80g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pH等于7,测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29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