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279  169287  169293  169297  169303  169305  169309  169315  169317  169323  169329  169333  169335  169339  169345  169347  169353  169357  169359  169363  169365  169369  169371  169373  169374  169375  169377  169378  169379  169381  169383  169387  169389  169393  169395  169399  169405  169407  169413  169417  169419  169423  169429  169435  169437  169443  169447  169449  169455  169459  169465  169473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C.日常生活经验

D.物质与微粒构成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 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 ℃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C.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 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 ② NH4NO2 N2↑+ 2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利用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硫原子__; ②硝酸分子__; ③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④ 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 ;

(2)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⑤生铁制品生锈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生活中可用__(物理方法)工业中可用__(化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铁锈的方法 。

⑥氢能源是清洁的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机动车轮胎属于__材料(填无机,合成,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

(2)装置A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选填“a”或“b”)处。

(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塑料管中 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

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 __;D的化学式是 __;其俗名是__。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__。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属于___。(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初步设计了“收集不同体积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实验方案(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____。

方案二:如图2所示

(3)请写出该气体与炭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方案三:如图3所示

(4)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装置B的作用:______。

(6)CO气体应由___(填“a”或“b”)通入。

(7)写出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答对一点即得分)

该化学小组用图示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为铁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

(8)甲瓶内盛__________溶液,分液漏斗内盛__________,乙瓶中盛__________。

(9)实验先分离出________,方法是先关闭b,再打开a。

(10)再收集_________,方法是先关闭a,再打开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

(1)配制实验步骤1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求样品溶液中碳酸钠质量是多少?

(4)根据计算得知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