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647  169655  169661  169665  169671  169673  169677  169683  169685  169691  169697  169701  169703  169707  169713  169715  169721  169725  169727  169731  169733  169737  169739  169741  169742  169743  169745  169746  169747  169749  169751  169755  169757  169761  169763  169767  169773  169775  169781  169785  169787  169791  169797  169803  169805  169811  169815  169817  169823  169827  169833  169841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那么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白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大数据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从H、C、N、O、Na、S、K七种元素中,选取有关的元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l)不含电子的离子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__;

(3)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_;(4)纯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5)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6)生成物都是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留心观察,化学就在身边:

(1)某班同学给学校食堂提出的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多提供油炸食品 B.常提供水果 C.提供一次性餐具 D.常供应粗粮

(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应张贴下列标志中的_______;

(3)测量体温时,体温计汞柱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刚做完CO2的性质实验后,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如图),竟看到了高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填名称)。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____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