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784  169792  169798  169802  169808  169810  169814  169820  169822  169828  169834  169838  169840  169844  169850  169852  169858  169862  169864  169868  169870  169874  169876  169878  169879  169880  169882  169883  169884  169886  169888  169892  169894  169898  169900  169904  169910  169912  169918  169922  169924  169928  169934  169940  169942  169948  169952  169954  169960  169964  169970  169978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向5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1

2

3

4

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44.7%

52.6%

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1%计)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

_______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 、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________①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月9日,2机构发布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18 B.176 C.294 D.4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 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A.都是单质与单质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生成了化合物 D.都生成了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水体中氮元素含量过高是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造水草中的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最终转化为无污染物质,该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之一是:2NH3+3O22HNO3+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70℃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领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亚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后,为了进一步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氯酸钾用量可取4克,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应设计4 组。

(1)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校举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

(1)A组实验有: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用实验室方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甲同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需要如下器材:

则他抽到的实验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为完成该实验,他应称取固体氯化钠的______克。

(3)两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另一个实验: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用到的试剂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结束后,他将实验后的溶液全部倒入废液缸,混合溶液呈蓝色,则混合溶液中除石蕊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OH+HCl=NaCl+H2O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1)分析表中教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_________。

(2)表中的m 值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