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002  170010  170016  170020  170026  170028  170032  170038  170040  170046  170052  170056  170058  170062  170068  170070  170076  170080  170082  170086  170088  170092  170094  170096  170097  170098  170100  170101  170102  170104  170106  170110  170112  170116  170118  170122  170128  170130  170136  170140  170142  170146  170152  170158  170160  170166  170170  170172  170178  170182  170188  170196  211419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B. 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气组成

C. 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 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一个原子的质量

B. 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核的质量

D. 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表示物质构成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氧原子 B. 氧离子 C. 氧分子 D. 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滴管取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C.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回答下列与O2有关的问题。

(1)检验一瓶气体是O2,可用________;

(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O2进行急救,是因为O2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____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下图表示研究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

(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入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含量比吸入空气中少;

(2)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含量比吸入空气中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