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248  170256  170262  170266  170272  170274  170278  170284  170286  170292  170298  170302  170304  170308  170314  170316  170322  170326  170328  170332  170334  170338  170340  170342  170343  170344  170346  170347  170348  170350  170352  170356  170358  170362  170364  170368  170374  170376  170382  170386  170388  170392  170398  170404  170406  170412  170416  170418  170424  170428  170434  170442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

B.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过程不合理的是

A. 检验CO2气体 B. 监控气体的流速 C. 称取10.5g的氯化钠固体 D. 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碳酸氢铵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B.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变质

C.澄清石灰水放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表面会有一层白膜

D.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该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也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

B.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导管口一有气泡产生即刻收集

C.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当气泡从瓶口逸出时,表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 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 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 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B. 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C. 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D. 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 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从2012年3月7日开始,苏州正式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向社会公布市区环境空气PM2.5实时监测数据,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很难被人体的呼吸系统过滤,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当堂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 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