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256  170264  170270  170274  170280  170282  170286  170292  170294  170300  170306  170310  170312  170316  170322  170324  170330  170334  170336  170340  170342  170346  170348  170350  170351  170352  170354  170355  170356  170358  170360  170364  170366  170370  170372  170376  170382  170384  170390  170394  170396  170400  170406  170412  170414  170420  170424  170426  170432  170436  170442  170450  211419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

(5)煤气燃烧_____

(6)鸡蛋发臭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保持碘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_____(“会”或“不会” )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4分)下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下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白磷(在空气中40℃以上就开始燃烧),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误差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白磷着火后燃烧,活塞先向____ 移动,后向____移动(填写“左”“右”)。最终活塞停在刻度(_____)处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3)如果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玻璃容器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般可以分为: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反应器,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若选择下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L”或“R”)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小军同学想要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军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少量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至熔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接近试管底部,发亮复燃

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实验二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在小军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

(3)小英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加快其分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

(4)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和____不发生改变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请设计实验验证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实验操作及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汉语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材料中属于化学材料的是( )

A. 大理石 B. 棉 C. 麻 D. 合成橡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假设用此技术欲制取乙醇,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原子 C. 氮原子 D. 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