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280  170288  170294  170298  170304  170306  170310  170316  170318  170324  170330  170334  170336  170340  170346  170348  170354  170358  170360  170364  170366  170370  170372  170374  170375  170376  170378  170379  170380  170382  170384  170388  170390  170394  170396  170400  170406  170408  170414  170418  170420  170424  170430  170436  170438  170444  170448  170450  170456  170460  170466  170474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

B.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

C.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常存在如下三种(如图所示)

(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关系的____________关系;

(2)有以下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人呼出的气体 ③啤酒 ④液氧 ⑤二氧化碳 ⑥医用75%的酒精 ⑦冰水混合物 ⑧氯化钾.请用序号填空: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上述关系的______________关系。

(4)请举出符合(3)关系的反应的一个(或一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______________.

(3)在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中,能保持反应物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a=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_____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若该粒子符号为AI3+,则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停在____________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________,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且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由法拉第的实验又联想到: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a、b或c),试管口塞棉花是为了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______。

(4)利用装置A制氧气, 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5)小明利用B装置制氧气时发现锥形瓶中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将带火星伸入瓶口、瓶中、瓶底始终未见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6)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纸张能燃烧 B. 铁能够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