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308  170316  170322  170326  170332  170334  170338  170344  170346  170352  170358  170362  170364  170368  170374  170376  170382  170386  170388  170392  170394  170398  170400  170402  170403  170404  170406  170407  170408  170410  170412  170416  170418  170422  170424  170428  170434  170436  170442  170446  170448  170452  170458  170464  170466  170472  170476  170478  170484  170488  170494  170502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度天长市九年级第一次化学阶段考试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上述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白磷在40°C时就能燃烧,其他与红磷相同) 

①将试管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反复推拉注射器;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注射器读数;

④将少量白磷装入试管,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好.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_(填序号)。

(2)试管中的白磷发生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得试管的容积为40mL,实验完成后,理论上,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最终前移到约为 ______mL刻度处才停.若停的刻度有误差,则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注:不考虑装置气密性)。

(5)该实验装置相对于教材中的装置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6)该实验可能会存在危险隐患,请你帮他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度天长市九年级第一次化学阶段考试 题型: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过氧化氢滴在红砖粉上会产生大量气泡,于是猜想红砖粉是否能起到类似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猜想】Ⅰ.红砖粉不是反应的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均不变;

Ⅱ.红砖粉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红砖粉是反应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取0.2g红砖粉,并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注:红砖粉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与水分离)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的现象

步骤⑥的结果

步骤⑦的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复燃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③做对比能得到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有关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⑦重复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从上述实验中得出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但红砖粉与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更好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红砖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度天长市九年级第一次化学阶段考试 题型:简答题

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实验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的质量/g

0.1

0.2

0.33

0.4

0.5

0.66

1

1.3

2

3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20

1:10

1:6

1:5

1:4

1:3

1:2

2:3

1:1

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235

186

162

147

133

117

143

160

211

2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可采取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原因是 ________,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 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 ______。 

(4)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两个优点 __________、 ________。 

(5)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带来影响.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①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 _______ 。 

②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度天长市九年级第一次化学阶段考试 题型:简答题

某教室的净空间约为100m3,正常情况下,整个教室内的空气中约含氧气__________m3.根 据科学测量,平均每人每分钟吸入的空气或呼出的气体体积大约都为5L(1m3=1000L).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仍占总体积的15%。

(1) 设该教室共有学生50人,若冬季门窗关闭,在与外界几乎无气体交换的情况下,4小时后,请计算该教室的空气中氧气只剩下___________m3?

(2)在氧气体积减少的同时, _________和 _________气体含量会明显升高,人就会感觉憋闷不适,通过以上计算,提醒我们在人多且较封闭的环境里要注意通风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石英很坚硬,可做钟表的轴或外壳;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做润滑剂.石英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颜色不同 B.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

C.熔点不同 D.两种物质的用途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

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D.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铝元素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金刚石 石墨 C60 题型:选择题

央视《每周质量日报》报道,市场上发现假冒的2B铅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

B、铅笔芯是用铅做的

C、铅笔芯可以导电

D、铅笔芯在氧气中灼烧能生成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