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332  170340  170346  170350  170356  170358  170362  170368  170370  170376  170382  170386  170388  170392  170398  170400  170406  170410  170412  170416  170418  170422  170424  170426  170427  170428  170430  170431  170432  170434  170436  170440  170442  170446  170448  170452  170458  170460  170466  170470  170472  170476  170482  170488  170490  170496  170500  170502  170508  170512  170518  170526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 严格控制江河网箱养殖水产

C. 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D.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温度同质量液态水和玻璃态水,体积不同

B. 玻璃态水不属于氧化物

C. 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D. 玻璃态水分子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B.A的水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C.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

C.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学校里有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一种,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在使用此种灭火器时,手拿塑料柄而不能接触金属部位,原因是________;

(3)较活泼的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生成碳酸钠和一种黑色单质,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报废灭火器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可作________(选填字母)使用。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硅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的课堂上,老师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再滤出沉淀,引导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可能情况有三种: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__________________。

小伟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____________

假设③成立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放出无色气体

假设______成立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足量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______成立

小强根据小伟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假设________成立,该假设成立说明教师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恰好完全反应”“Ca(OH)2过量”或“Na2CO3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小宏在探究金属性质的活动中发现,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析出红色固体铜而是产生气体?

【查阅资料】钠的密度0.97g/cm3,熔点97.8℃;钾、钙、钠等活泼金属与水能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对应的碱。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分析】上述出现蓝色沉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蓝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1)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2)将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3)将镁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第(3)小题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中还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验证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第(3)小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12.5g(所含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再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8.1g。试计算: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