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042  185050  185056  185060  185066  185068  185072  185078  185080  185086  185092  185096  185098  185102  185108  185110  185116  185120  185122  185126  185128  185132  185134  185136  185137  185138  185140  185141  185142  185144  185146  185150  185152  185156  185158  185162  185168  185170  185176  185180  185182  185186  185192  185198  185200  185206  185210  185212  185218  185222  185228  185236  211419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B、C、D、E、F含有同种元素;A是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E和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D的化学式是____;

(2)B和C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B的一种用途是___,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写出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1)水库常用作人类自来水的水源,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常用__区别软、硬水,可用__法降低水的硬度。

(2)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它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是___。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目前煤除了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化学肥料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N2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了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填序号),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出的改进是: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导管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对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酒精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烟灰);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猜想与假设)

甲认为: ____________。

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甲、丙的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有关。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_____。取下胶塞后的现象:___。

乙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了______的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3)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写出金属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明同学为了测定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1.1 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样品进行四次高温加热、冷却、称量,记录数据如下(杂质不反应):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g

8.5

7.9

6.7

6.7

已知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问:

(1)到第________次反应时,碳酸钙完全反应。

(2)样品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_____ g。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生活方式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A.推广节能灯 B.少开机动车 C.多用塑料袋 D.自带饮水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挥发性 B. 延展性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常见油脂在常温下呈固态的是

A.花生油 B.猪油 C.豆油 D.菜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紫薯中富含的硒被誉为“抗癌大王”,这里的“硒”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