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232  185240  185246  185250  185256  185258  185262  185268  185270  185276  185282  185286  185288  185292  185298  185300  185306  185310  185312  185316  185318  185322  185324  185326  185327  185328  185330  185331  185332  185334  185336  185340  185342  185346  185348  185352  185358  185360  185366  185370  185372  185376  185382  185388  185390  185396  185400  185402  185408  185412  185418  185426  211419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科普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但某些地区确实出现过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让一些人“谈药色变”。怎样科学地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呢?

有些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例如,通过在沸水中焯或使用蒸、炒等烹饪手段可以去除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部分农药在空气中能够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存的农产品,如胡萝卜、南瓜、土豆等,可以在室外存放一定时间来减少农药残留量。有科研人员监测了番茄中三唑酮(C14H16ClN3O2)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的分解情况,如图(1).

去皮可以有效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但部分果蔬不容易去皮,如生莱、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重要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可利用洗莱机或加入洗涤盐等方式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有人比较了利用不同方法去除黄瓜中嘧菌酯农药残留的效釆,如图2所示。

可见,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可基于农药的不同性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去除。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沸水中焯蔬菜可以去除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这是利用了氨基甲酸酯类物质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三唑酮(C14H16ClN3O2)由_____种元素组成。

(3)依据图1,影响番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因素有_____。

(4)为了最大量地去除黄瓜中的嘧菌酯,在清洗黄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为了防止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

B 采摘瓜果后,建议清洗干净再食用

C 削去果皮,也能减少农药残留

D 利用农药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工业上利用下列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可以制取氢气。

(1)“膜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

(2)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工业废料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Fe+Fe2(SO4)3=3FeSO4

(1)进行过滤操作的是过程______(填“Ⅰ”“Ⅱ”“Ⅲ”)。

(2)过程Ⅲ加入适量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

(2)氧气可选用E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__。

(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与氧气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a、b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是___。

(2)乙中证明铁发生反应的主要依据是___。

(3)丙中能观察到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得到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

(3)能证明E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20℃

溶剂种类

酒精

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10g

固体种类

A

A

A

B

A

B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6g

10g

3.6g

(1)第一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该组中所得到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第二组中“①”的数值为____g。

(3)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小于固体B的溶解性”的是____(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

(4)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填序号)

A 温度 B 加入溶剂种类 C 加入溶剂质量 D 加入固体种类 E 加入固体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食物腐败 C.铁丝弯曲 D.汽车爆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  )

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

D.硒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