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898  185906  185912  185916  185922  185924  185928  185934  185936  185942  185948  185952  185954  185958  185964  185966  185972  185976  185978  185982  185984  185988  185990  185992  185993  185994  185996  185997  185998  186000  186002  186006  186008  186012  186014  186018  186024  186026  186032  186036  186038  186042  186048  186054  186056  186062  186066  186068  186074  186078  186084  18609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

(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便可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四种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例如:碳: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其他三种物质是气体。请根据示例,填空:

(1)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

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D.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碳

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

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不变色

只含 C

C、CuO

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