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0696  210704  210710  210714  210720  210722  210726  210732  210734  210740  210746  210750  210752  210756  210762  210764  210770  210774  210776  210780  210782  210786  210788  210790  210791  210792  210794  210795  210796  210798  210800  210804  210806  210810  210812  210816  210822  210824  210830  210834  210836  210840  210846  210852  210854  210860  210864  210866  210872  210876  210882  21089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C.①③或②①④⑤ D.①②②③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D.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O2)。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KMnO4)制氧气(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造成此现象的错误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气(O2)收集完全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 高锰酸钾(KMnO4)中混入了二氧化锰(MnO2

B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O2),下图是他设计的装置图。

1)指出小明装置的错误之处(共 3 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3)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验装置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KMnO4);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小明更正了实验装置,并收集了一瓶氧气(O2),实验结束后,试管炸裂了,则他的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想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O2),则应该用___________法收集。用该法收集后,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

6)红热的木炭(C)在盛氧气(O2)的集气瓶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__________ 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OH)2],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物质 D. 倾倒液体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 1 25 日总建筑面积为 3.39 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HDPE 膜。老师告诉同学们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听完老师的描述后,同学们对HDPE 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HDPE 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②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再将 4.2g HDPE 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

A 装置总质

C 装置总质

实验前

100.0 g

100.0 g

实验后

105.4 g

113.2 g

(实验分析)

1)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装置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燃烧产物中有____________

4)装置C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4.2 g HDPE 膜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实验结论)HDPE 膜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不含其他元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数据分析)。

(反思拓展)实验中的 4.2 g HDPE 膜样品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为m,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1)某发热病人在家中用25% ~ 50%的酒精溶液进行物理退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275%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_____,在配制 75% 酒精溶液时发现 75 mL 的酒精和25 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下列探究。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实验结论

点燃前

石蜡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

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过,会_____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石蜡的硬度_____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_____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

a.蜡烛火焰的_____ 温度最高

b.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白烟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含有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取 10g 该样品与 1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t1 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 t2t3t4 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10.04

9.08

8.12

8.12

1)请问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都会有一大波“黑科技”产品发布, 而这些产品大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铜是其中重要的金属材料。

I.自然界中的铜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铜矿石中,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分析,以下铜矿最适宜炼铜的是_____(填序号)

A 黄铜矿(CuFeS2 B 辉铜矿(Cu2S

C 蓝铜矿 [CuOH2CO32 ] D 斑铜矿(Cu5FeS4

II.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模拟炼铜。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 CO,同时生成 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组装好下图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开始实验,先让 A 装置反应一会儿,然后熄灭 A 中的酒精灯,再点燃 C 装置中的酒精灯。

1)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该装置的组装存在的错误是_____ 改正之后,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 E,与 a 导管接口相接的是_____(填“b”或“d”)。

4)实验结束之后,得到带有金属光泽的砖红色粉末,小组决定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粉末状固体;

会与稀硫酸反应: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固体全部为 Cu

猜想二:该固体全部为 Cu2O

猜想三:该固体为 Cu2O Cu 的混合物。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_____溶液。

若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成立;

若溶液变为_____色,则猜想二或猜想三成立。

为了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另取 m g 固体,重复上述实验,然后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再次称量得到 n g 固体,若 m n 满足_____的量的关系,则 猜想三成立。

(得出结论)该固体为 Cu2O Cu 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

1)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存在的危险是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

2)从物质的转化程度考虑,小组同学针对如何将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单质展开讨论, 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知道,反应条件是影响生成物的重要因素,因此一致认为在下次实验中需要适当加大 CO 的通入量或者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