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0774  210782  210788  210792  210798  210800  210804  210810  210812  210818  210824  210828  210830  210834  210840  210842  210848  210852  210854  210858  210860  210864  210866  210868  210869  210870  210872  210873  210874  210876  210878  210882  210884  210888  210890  210894  210900  210902  210908  210912  210914  210918  210924  210930  210932  210938  210942  210944  210950  210954  210960  21096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的锈浊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2)a的数值为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

A.80% B.66.7% C.40% D.1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

.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光照引燃白磷

.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为使反应停止,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h0、h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反应③:____。

(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____作用。

(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填反应序号)。

(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3:4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注射器不仅是在新冠肺炎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而且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选择药品)小红所在小组认为,选择药品的原则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明所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④用注射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⑤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__________性。

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_______(填整数)mL处。

4)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整体横放,小华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6)写出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肺炎的重症患者其肺部功能严重受损,对此有一种医疗手段为气管切开手术,在手术中所用的手术刀锋利无比,其主要是钛合金,金属钛(Ti)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是航海、医疗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钛铁 (主要成分FeTiO3)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制备全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

1x为可燃性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分离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FeCl3________不同。

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属钛中可能会含有少量杂质,该杂质是金属__________,可用______除去。

5)依据绿色低碳理念你认为该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