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0776  210784  210790  210794  210800  210802  210806  210812  210814  210820  210826  210830  210832  210836  210842  210844  210850  210854  210856  210860  210862  210866  210868  210870  210871  210872  210874  210875  210876  210878  210880  210884  210886  210890  210892  210896  210902  210904  210910  210914  210916  210920  210926  210932  210934  210940  210944  210946  210952  210956  210962  21097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a(OH)2溶液除去NaN O3溶液中的CuS

B. N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 用稀S,NaOH溶液制各Fe

D. 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g。然后将固体溶于65.1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 作用。

2生成的氧气为 克。

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 ,其质量分数为

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AgNO3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请回答问题:

(1)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G的化学式为_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酸性 B 还原性 C 毒性 D 助燃性

(3)写出物质I的一种用途:______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前面后面”),若要证明,所需试剂: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只填一种)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下表。

空气组成

X

O2

Y

CO2

其它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02%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分子式是 Y气体名称是

(2)煤的气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 Y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

.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 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 变化。(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______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学生分三组分别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束后,老师取两份等质量的丙废液,分别与甲、乙废液混合。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

请填空:

(1)甲废液与乙废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 (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2)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未发现其他明显现象。

由此推测出,丙废液溶质的成分是 ,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3)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____

(4)实验室除用装置C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该气体,应从___(“a”“b”)端通人气体。

(5)请计算,制取3.2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____g

(6)某化学试剂公司报价:高锰酸钾30.50/kg30%的过氧化氢溶液21.70/kg。请从实验操作和生产成本两方面考虑,用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更好(二氧化锰价格低,耗量少,可忽略不计)。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9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10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4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