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0869  210877  210883  210887  210893  210895  210899  210905  210907  210913  210919  210923  210925  210929  210935  210937  210943  210947  210949  210953  210955  210959  210961  210963  210964  210965  210967  210968  210969  210971  210973  210977  210979  210983  210985  210989  210995  210997  211003  211007  211009  211013  211019  211025  211027  211033  211037  211039  211045  211049  211055  21106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是资源大宝库,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①海水中含 NaCl 约为 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 NaCl 约为 8%。晒盐最好用____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实验室中可利用蒸发操作从氯化钠溶液获取氯化钠,蒸发 时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和_______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 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

②从卤水中获得硫酸镁,可采用的具体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II.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硬质玻璃管

硬质玻璃管和样品

步骤II硬质玻璃

管和剩余固体

步骤步骤硬质玻璃

管和剩余固体

质量

m1

m2

m3

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步骤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若步骤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9(m2-m3) 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3-m1

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4-m1 D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m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用装置 F 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填“a”“b”)处;

3)将装置 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 G 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填序号);

A.A D B.A E C.B E D.A F

5H 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合金的主要成分为 ZnFe Cu。研究小组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的 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实验前将废弃物处理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

2)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3)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________

4)焙烧 Zn(OH)2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研究小组利用上述的废弃物测定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分四次向 182.5g 稀盐酸中加入含有杂质的废弃物,记录所加废弃物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废弃物质量/g

5

5

5

5

氢气质量/g

0.15

0.15

0.1

0

请帮小组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碗清洁剂去除油污时的原理属于_________

2)酒精常用于杀菌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

3苏湖熟,天下足。苏州盛产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4)燃料电池的放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

5)人体中_________元素与骨骼密切相关;

6)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7)人们穿的衣服通常由纤维制成。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棉花 B尼龙 C蚕丝 D涤纶

8)我国在开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

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其化学式是 C29H31N7O·CH4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是由 8 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分子是由 77 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 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m(Na2CO3)

D. 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 ℃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H2反应生成CH4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