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055  44063  44069  44073  44079  44081  44085  44091  44093  44099  44105  44109  44111  44115  44121  44123  44129  44133  44135  44139  44141  44145  44147  44149  44150  44151  44153  44154  44155  44157  44159  44163  44165  44169  44171  44175  44181  44183  44189  44193  44195  44199  44205  44211  44213  44219  44223  44225  44231  44235  44241  442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是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环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改善广州市空气质量,许多公交车以压缩天然气(CNG)为动力燃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NG的主要成分是CH4

B.CNG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NG是纯净物

D.使用CNG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坏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着火               

B.将记录有机密信息的纸张粉碎

C.夏天将西瓜榨成西瓜汁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分歧。

【猜想】

小明认为只含CuCO3,小刚认为只含Cu(OH)2,小林认为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⑴小明同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⑵小林提出只要在沉淀中加一种试剂即可知道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该试剂   是       

【查阅资料】

   料: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会产生CuCO3 ,也可能生成Cu(OH)2沉淀。

【设计方案】

为了进一步确证该沉淀的组成,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取上述烘干后的沉淀样品10g,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说明】

(1)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F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1.1g。

【问题探究】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2)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3)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                     

                                                                       

(4)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沉淀样品中CuCO3的质量会      。(填“偏大”或“偏小”)

【数据计算】)

(1)CuCO3的质量分数?(在下面空白处写出计算的过程)(3分)

(2)通过上述计算,确认沉淀样品组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某学生甲用下图装置制取一瓶干燥且纯净的CO2气体,并检验CO2的性质。

(实验时供选择的试剂有:①足量的浓NaOH溶液、②足量的饱和NaHCO溶液、③浓硫酸)

(1)为了能收集一瓶干燥且纯净的CO2气体,请你帮助甲学生选择试剂, B瓶中应盛放         试剂(填序号,下同)                 ,作用是                                 

C瓶中应盛放          试剂。

座位号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可用装置F,但甲学生认为装置A比装置F使用更方便,理由是:                                                               


(3)现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与集气瓶D匹配最合适的带导管的橡皮塞是下列选项中

的(4)制得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后,另有学生乙将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结果能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则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生变化生成的黑色固体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说明某些物质的燃烧并不需要        参加。

(5)学生丙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打翻桌上的燃着的酒精灯,引起一盘镁带的燃烧。实验室有下列用作灭火的器材和材料,你认为此时最合适的灭火的器材或材料是下列选项中的           。    
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CO2泡沫灭火器     C.水      D.黄砂

(6)若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可用G装置来达到实验目的。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 或“没有”)明显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乙是气体,A、B、C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B     ,A可能是     (一种即可);

(2)单质甲的化学式可能是         (一种即可);

(3)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①至⑤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背景资料1]:氧化还原反应其实不仅限于反应中氧的得、失,可以拓展为“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为还原剂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为氧化剂被还原。

[背景资料2]: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除具有人们所熟知的功效外,还具有防癌作用。但是蔬菜经过高温烹调,VC将被破坏殆尽,所以一些绿色蔬菜经过油锅快炒即可。

(1)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因此,蔬菜烹调前要先洗后切,热稳定性     (填“好”或“差”);

(2)维生素C常被添加入果汁饮料中作为营养增强剂,在饮料中VC还是比较稳定的。用pH试纸检验VC水溶液得到结果pH     7(填“﹥”,“﹤”或“=”),所以在凉拌黄瓜时候可以加入         [从“食醋”和“面碱”(化学式Na2CO3)中选择]作为调料能保持黄瓜营养。

(3)VC能真正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很少,大部分VC在代谢中产生草酸(H2C2O4),会与体内的钙盐(CaR,R表示酸根)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能吸收的沉积物草酸钙,从而诱发“结石”症,请写出解释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4)报纸上经常报道亚硝酸盐误作食盐中毒事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造成愚昧的举动实在令人痛心。亚硝酸盐不仅能致癌,而且中毒机理可以理解为它的氧化性将血红蛋白中的Fe(+2价)元素氧化成+3价。所以我们可以利用VC的还原性进行解毒,结果Fe的价态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物质X(X中含有两种元素),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再将物质X、N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lN和CO。则:

(1)氮化铝陶瓷属于         。(填字母)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2)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将经过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空气液化,通过控制温度将            (填“氧气”或“氮气”)从液态空气中先蒸发出来。

(3)物质X的化学式        ,制AlN的化学方程式                            

(4)铝在地壳中含量居所有元素的第         位。铝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请给大家提

一条减少生活中铝元素摄入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