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062  44070  44076  44080  44086  44088  44092  44098  44100  44106  44112  44116  44118  44122  44128  44130  44136  44140  44142  44146  44148  44152  44154  44156  44157  44158  44160  44161  44162  44164  44166  44170  44172  44176  44178  44182  44188  44190  44196  44200  44202  44206  44212  44218  44220  44226  44230  44232  44238  44242  44248  4425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学习酸的性质时,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等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稀硫酸。是什么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

(1)小明从微观角度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          不同。

于是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Cl━ 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42━ 对反应无影响;

②Cl━ 对反应无影响,SO42━ 能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

③Cl━ 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42━ 能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

为验证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针对探究过程回答问题: 

组别

相同的铝片

H浓度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加入少量试剂

加入试剂后的反应现象

结论

1g铝片

5ml盐酸

Na2SO4

无明显变化

                   离子对反应无影响

1g铝片

5ml硫酸

NaCl

明显加快

          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2)请将表格中空格补充完整。

(3)上述猜想      是成立的。

(4)若将第二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盐酸,能否完成探究任务?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强同学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

然后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时,向过滤器内倾注液体时,玻璃棒应          (填序号)。

 A.插入过滤器中心           B.下端靠住过滤器内任意位置

   C.下端靠住过滤器内三层滤纸一边

(3)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强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是           ,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步骤2:取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获得结论】: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写化学式),理由是          

(2)步骤1得到的沉淀是                  (写化学式);

(3)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大海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宝库,从海水中可提取各项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对海水进行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填空:

(1)在滤液(含氯化镁)中加入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镁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课外化学活动小组取海水,蒸发、结晶,然后过滤,得到粗盐,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若粗盐中尚存在CaCl2等杂质,为了除去CaCl2,可在“精制饱和食盐水”时加入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再过滤,并加入适量的              (填试剂名称)即可;如果井水或溪水中含有的Ca2、Mg2较多,这种水称作       ,日常生活中降低水中Ca2、Mg2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某研究小组对用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往盛有5 ml 5%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 ml w%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 ml w%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 gMnO2和 ag Fe2O3

问题一:请你写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二:MnO2和 Fe2O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             ;实验②③中的H2O2的浓度(w%)以              为宜。

(2)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条件

30%H2O2

15%H2O2

5%H2O2

a g MnO2

0.2

0.8

2.0

ag Fe2O3

0.7

9.0

16.0

问题三:从上表中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一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1)在________℃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当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

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t、t、t3  等表示)

(3)要使B物质从它的溶液中析出,适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t℃时,30 g的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2)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      ,例如                                          (写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填写下列表格:


(1)

(2)

化学符号

H

2P2O5

Al3+




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




2个铁原子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中学九年级A、B两班同学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如右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废液缸中。某研究小

组对此废液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废液来源

检测方法和结果

A班

观察废液呈无色

B班

观察废液呈红色

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对该废液的成分的说法

错误的是(     

A.A班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只有氯化钠     B.A班废液中可能含有盐酸

C.B班废液的成分中肯定没有盐酸            D..B班废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分别盛有少量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钾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入2~3滴某种试液,便能区别这三种溶液。该试液是(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