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5852  65860  65866  65870  65876  65878  65882  65888  65890  65896  65902  65906  65908  65912  65918  65920  65926  65930  65932  65936  65938  65942  65944  65946  65947  65948  65950  65951  65952  65954  65956  65960  65962  65966  65968  65972  65978  65980  65986  65990  65992  65996  66002  66008  66010  66016  66020  66022  66028  66032  66038  66046  211419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通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这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    (写方程式),人们通常把pH    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很多植物生长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常常会变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可向其中滴入    产生    ,如果要除去这种杂质应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并过滤,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收满CO2气体,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伸入烧瓶的一端事先绑为一个气球.拨开塞子,向A中倒入石灰水,向B中倒入NaOH溶液,塞紧塞子后振荡,试回答:
(1)A中观察到现象是   
(2)B中观察到现象是   
(3)该实验说明检验CO2气体宜用    ,而吸收CO2气体最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人体内的CO2排出不畅时,血液的pH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已知含Ba2+的溶液会使人中毒,透视时通常服用“钡餐”,其成分是BaSO4而不能用BaCO3,这是由于    (填化学方程式),若误服,应立即服泻盐MgSO4,其理由是(填化学方程式)   
(3)检验酒精中含有微量的水,可用    ,现象是   
(4)经发酵的面团加些纯碱,做成馒头疏松多孔,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在    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    例如   
(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下图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的结构.据此推测下列②-④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举例来证明下列结论是错误的:
(1)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都会增大   
(4)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一定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4年5月25日我市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亚硝酸钠(NaNO2氯化钠(NaCl)
水溶性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 点271℃801℃
沸 点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1413℃
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无反应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2)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家庭厨房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有精盐和面碱(纯碱)由于失去标签,试根据厨房中的条件,写出几种鉴别纯碱与精盐的方法:______、______(至少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取四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将浸有酚酞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花树”,
在玻璃片上放半小杯浓氨水,罩上大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______色,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至少两个结论: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将棉花上沾的液体改为______,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______同样可以看到变色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0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硫酸产量已达到1600万吨,标志着我国硫酸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流程为:①煅烧黄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②SO2转化为SO3.③用浓H2SO4吸收SO3.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流程①中形成的炉渣如何进行再利用______.
(2)生产中会有部分SO2随尾气排人大气中,这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SO2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与C02相似的化学性质,有人设计用消石灰吸收尾气中的SO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SO3溶于水生成硫酸(H2SO4),它的酸性强于H2CO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这一结论(简要说出选用物质、实验方法及现象)
______.
(4)若将一定量的SO2通人蔬菜大棚内,几天后大棚内的蔬菜将会______.
(5)工业生产得到的是浓硫酸,若要将它稀释成稀硫酸,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