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5898  65906  65912  65916  65922  65924  65928  65934  65936  65942  65948  65952  65954  65958  65964  65966  65972  65976  65978  65982  65984  65988  65990  65992  65993  65994  65996  65997  65998  66000  66002  66006  66008  66012  66014  66018  66024  66026  66032  66036  66038  66042  66048  66054  66056  66062  66066  66068  66074  66078  66084  66092  211419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______能和______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___;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______(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研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变化情况,某学校兴趣小组分成三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组.导电性实验
①将两根铜丝接触,插上电源,灯泡变亮;
②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不接触)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左图),插上电源,灯泡没有变亮;
③在实验②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灯泡变亮;
④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至过量.

(1)实验①灯泡变亮的原因是铜导线中含有______;
(2)通过实验②和③可以说明溶液依靠______导电;
(3)实验④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4)在右上图画出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曲线.

Ⅱ组.特殊方式检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和少量铁粉,然后滴加稀硫酸.
(5)该组同学通过______可以了解稀硫酸已经过量.
Ⅲ组.指示剂检验
在试管中取少量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并用pH试纸不断测定反应的变化过程.
(6)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取出后和比色卡对照
B.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比色卡对照
C.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
D.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用玻璃棒沾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
(7)除了用pH试纸检验外,你认为还可用______检验,现象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质量均为m g的薄锌片和薄铁片分别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均为9.8%的两份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a代表______(填“锌”或“铁”)与硫酸的反应,反应速率快的原因是
______.若要使b线向a线靠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写一种方法).
(2)图1的情况可能是______,图2的情况可能______
A.铁和锌均过量,酸不足B.铁正好完全反应,锌过量
C.锌和铁都没有剩余,酸过量D.锌和铁都有剩余,且剩余固体质量相等
(3)满足图1情况的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满足图2的m取值范围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现有一包由NaOH和CaCO3组成的样品50克,欲测定其中CaCO3的含量,方案有很多.现列出学生讨论出的几种结果,请阅读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方案一:将样品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后,称量固体质量.
假如固体的测定值为10克,则w(CaCO3)=______.
方案二:在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收集到CO211克(不考虑CO2的损耗).则:
(1)样品中w(CaCO3)=______.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CO2最好采用_______收集.
方案三:将样品经溶解、过滤、洗涤后,在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直到溶液褪色,共消耗稀盐酸73克.则w(CaCO3)=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9.3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大于S%
B.等于S%
C.小于S%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9.3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0℃时,向100克饱和食盐水(食盐的质量分数是26.5% )中加入5克食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A.24.5%
B.26.5%
C.28.5%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9.3 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精选(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3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克,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5%
B.6%
C.3%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