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5902  65910  65916  65920  65926  65928  65932  65938  65940  65946  65952  65956  65958  65962  65968  65970  65976  65980  65982  65986  65988  65992  65994  65996  65997  65998  66000  66001  66002  66004  66006  66010  66012  66016  66018  66022  66028  66030  66036  66040  66042  66046  66052  66058  66060  66066  66070  66072  66078  66082  66088  66096  211419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2)(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   象解    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2)(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尿素中C、O、H、N各元素质量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2)(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达欲配制100g 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
A.
2.4
B.
3.3
C.
6.5
D.
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性时,不可使用的试剂或试纸是( )
A.石蕊溶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D.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
A.无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树叶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在制作过程中:
(1)需称取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因为氢氧化钠易______.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填序号)______.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NaOH固体D.再加一些NaOH固体
(2)指出如图所示装量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①向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②向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剂;
③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④向装有带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
a.没有明显现象
b.溶液呈红色
c.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d.反应较快,产生气泡,溶液呈淡黄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
(2)将实验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3)请写出上述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锌、镁、铝等与盐酸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0℃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片,再滴入5 mL盐酸.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它属于(填“吸热”或“放热”)______反应.
(2)实验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10.1 常见的酸和碱》2006-2007年同步测控优化30分钟训练(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采用下列花汁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记录如下:
指示剂(花汁)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的变化
盐酸酒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红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绿色
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黄色
月季花浅红色红色黄色黄色
根据上表信息完成:
(1)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
(2)小明用此月季花花汁检测附近纸厂排放废水的酸碱性,溶液显黄色,则此废水显______性.
(3)小萍用此月季花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改良此土壤加入______最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