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6060  66068  66074  66078  66084  66086  66090  66096  66098  66104  66110  66114  66116  66120  66126  66128  66134  66138  66140  66144  66146  66150  66152  66154  66155  66156  66158  66159  66160  66162  66164  66168  66170  66174  66176  66180  66186  66188  66194  66198  66200  66204  66210  66216  66218  66224  66228  66230  66236  66240  66246  66254  211419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温度时,要使氢氧化钠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应该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补充氧化钠④补充氢氧化钙⑤补充水分⑥蒸发水分后恢复到原温度,其中均能达到目的一组操作是( )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能会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
C.溶液的质量一定是136g
D.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00: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蔗糖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室温时,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固体,恢复到室温,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不变
B.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增加
C.澄清石灰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澄清石灰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中,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物质
B.当温度升高时C物质将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D.当c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3℃降低到t2℃时将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下,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温度下,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具体含义是指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是指在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溶剂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6章 溶解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完成下列表格:
溶质硝酸银酒精
溶剂
溶液石灰水碘酒碳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