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美国1908~1938年由于大规模滥伐森林9亿多亩,致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前苏联1962~1965年在西伯利亚开垦了大量的处女地用于粮食生产,结果全部毁于沙尘暴,颗粒无收.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翠柏烟峰,清泉灌顶”的中华文化发源地.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造地,导致大片土地变成荒山秃岭,沟壑纵横,草木不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有些地区已变成“荒地无村鸟无窝”的景象了.生态学家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就很少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果能达到40%,就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达到60%,那么这个国家将成为一个风调雨顺、美丽富饶的花园国家.而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4%.
(1)举例说出森林与我们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2)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分析:森林等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出氧气进行自养生活,成为自然界的生产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
解答:解:(1)森林与我们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森林等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森林),如我常见的大豆、花生、水稻可食用,月季、金鱼可观赏,杨树建房做家具,棉花、春蚕制作服装,金银花做药材等;②森林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并且释放氧气,促进了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④森林中的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森林对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从上面的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可以说,如果没有植物,就不会有动物,更不会有人类.
(3)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我们要养成保护森林的习惯,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森林覆盖率较低使我国生态系统相对较脆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不稳定,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故答案为:(1)森林等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森林),如我常见的大豆、花生、水稻可食用,月季、金鱼可观赏,杨树建房做家具,棉花、春蚕制作服装,金银花做药材等;②森林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并且释放氧气,促进了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④森林中的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森林对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可以说,如果没有植物,就不会有动物,更不会有人类.
(3)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我们要养成保护森林的习惯,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较低使我国生态系统相对较脆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不稳定,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点评:关键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以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指导下完成了震动整个生物学界的实验.他在试管中模拟原始大气的情况,得到了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氨基酸.米勒的实验向我们再现了十亿年之前发生在原始地球上由无机物形成有机物的生动一幕,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创造了模拟实验的方法.下列关于模拟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实验室
“生物圈Ⅱ号”.
“生物圈Ⅱ号”.
该实验室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巨大的钢架玻璃罩内,有微型的森林、草原、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等;还放养了家禽和家畜等.1993年1月,八位科学家进入实验室.他们计划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多,这个实验室内的氧气含量大大减少,粮食也严重减产,八位科学家只好提前撤出.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Ⅱ号”运行三年后,实验室中对人体和动物体有害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度增加.
(1)“生物圈Ⅱ号”模拟的是什么?
(2)设想科学家是如何维持“生物圈Ⅱ号”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实验室______该实验室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巨大的钢架玻璃罩内,有微型的森林、草原、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等;还放养了家禽和家畜等.1993年1月,八位科学家进入实验室.他们计划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多,这个实验室内的氧气含量大大减少,粮食也严重减产,八位科学家只好提前撤出.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Ⅱ号”运行三年后,实验室中对人体和动物体有害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度增加.
(1)“生物圈Ⅱ号”模拟的是什么?
(2)设想科学家是如何维持“生物圈Ⅱ号”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实验室______该实验室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巨大的钢架玻璃罩内,有微型的森林、草原、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等;还放养了家禽和家畜等.1993年1月,八位科学家进入实验室.他们计划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多,这个实验室内的氧气含量大大减少,粮食也严重减产,八位科学家只好提前撤出.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Ⅱ号”运行三年后,实验室中对人体和动物体有害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度增加.
(1)“生物圈Ⅱ号”模拟的是什么?
(2)设想科学家是如何维持“生物圈Ⅱ号”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