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如表三种实验方案
以上三种方案都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分析回答:
甲组乙组
方案1放在无菌的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灭菌处理放在无菌的条件下灭菌处理再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
(1)你对该实验作出假设是细菌对植物的遗体有(或无)分解作用.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乙组.
(3)实验过程中使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4)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5)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方案三.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 解:(1)根据实验步骤可以看出,做出的假设应该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2)一般地没有特别施加影响的一组作为对照组,施加了特别影响的为实验组.将乙组灭菌后接种细菌的为实验组,甲组灭菌处理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为对照组.
(3)由于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不可以用自来水来代替,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细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4)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5)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方案三最能说明问题.
故答案为:(1)细菌对植物的遗体有(或无)分解作用;
(2)乙组;
(3)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4)为了保证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5)三

点评 评价实验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示结构的名称是目镜.
(2)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d.
(3)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就能将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气泡,判定它是气泡的理由是有黑色的边缘、压回变形.
(4)视野中有一污点,在移动物像和装片时污点仍在原处,可推断这污点在目镜.
(5)用下列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同一张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物像放大倍数最低的组合是B.
A、目镜5×物镜40×B、目镜5×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D、目镜10×物镜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鲫鱼的结构从前到后依次是(  )
A.头 颈 躯干B.头 颈 尾鳍C.头 颈 尾D.头 躯干 尾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哪一项属于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
A.见风使舵B.见异思迁C.见风流泪D.见多识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等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细胞排出D.由胞肛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面哪一个不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
A.体表有羽毛B.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C.前肢覆羽成翼D.善于飞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蜘蛛B.果蝇C.蜥蜴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最外层坚韧的薄壁是[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②]细胞膜、[④]细胞核和[⑥]细胞质三部分.
(3)水果中的汁液通常存在于细胞的[⑤]液泡中.
(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④(填序号)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