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资料表明: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如下表:
顺位 1957年 1999年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
1 呼吸系统疾病 120.3 16.86 恶性肿瘤 140.47 23.89
2 急性传染病 56.6 7.93 脑血管疾病 127.18 21.63
3 肺结核 54.6 7.51 心脏病 98.92 16.82
4 消化系统疾病 52.1 7.31 呼吸系统疾病 81.68 13.89
5 心脏病 47.2 6.61 损伤和中毒 36.95 6.28
6 脑溢血 39.0 5.46 消化系统疾病 17.86 3.04
7 恶性肿瘤 36.9 5.1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 16.87 2.87
另有资料统计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往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40多年来,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表中所列哪些疾病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哪些?
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病(死亡专率120.3、占死亡总人数的16.86%);恶性肿瘤(死亡专率140.47、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
解答:解:(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在1999年,呼吸系统病从死亡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再是1957年统计时的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非传染病.一是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二是慢性、非传染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三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增加;四是社会压力增大,休息严重不足.
(2)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与吸烟有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与用脑不卫生、休息不足有关,还可能与偏食、厌食等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故答案为:
(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在1999年,呼吸系统病从死亡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一是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二是慢性、非传染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三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增加;四是社会压力增大,休息严重不足.
(2)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与吸烟有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与用脑不卫生、休息不足有关,还可能与偏食、厌食等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获取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