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1?成都)为了验证阳光对绿叶合成淀粉的作用,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略)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前2~3d,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暗处.
(2)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盖住叶片的一部分(见图),然后将盆栽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这片部分遮光的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这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5)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分析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原理)
(1)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可产生
淀粉
淀粉
,该产物遇到碘液会变成
色.(实验方案)
(2)将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阳光下,一部分遮光这就构成了一组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在这个实验组中实验变量是
光照
光照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3)天竺葵叶片上,被遮光纸盖住的部分遇到碘液
不变蓝色
不变蓝色
,未盖住的部分遇到碘液
变蓝色
变蓝色

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讨论)
(4)在实验前2~3d,要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的目的是什么?
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
解答:解: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能是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3)观察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故答案为:(1)淀粉;蓝;(2)对照实验;光照;(3)不变蓝色;变蓝色;(4)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都是从这个实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成都)为政务的种类繁多.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引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成都)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成都)美国科学家米勒通过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成都)已知豚鼠的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性状.某校动物饲养室里养有2只黑毛豚鼠和1只白毛豚鼠,为了探究这三只鼠的基因型,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试验.
①让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后,共生了4窝小豚鼠,其中10只黑毛,8只白毛.
②让另一只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后,共生了5窝小豚鼠,全部是黑毛.
根据以上杂交实验,试分析回答
(1)根据
组杂交实验,可以判断
黑毛
黑毛
性状是显性.理由是
如果白毛性状是显性,则第②组杂交实验后的小豚鼠不可能全是黑毛,故黑毛性状为显性
如果白毛性状是显性,则第②组杂交实验后的小豚鼠不可能全是黑毛,故黑毛性状为显性

(2)写出甲、乙、丙三只豚鼠的基因型:
Bb
Bb
,乙
BB
BB
,丙
bb
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成都)为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某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记录表:
操作项目 实      验      组 对照组
实验 方法 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 用稀盐酸浸泡鱼骨 不做处理
结果
鉴别 方法 用解剖针敲击 对折弯曲 敲击和弯曲
结果
结   论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丙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Ⅰ骨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掉的是
有机物
有机物
,燃烧后的骨变得
硬脆
硬脆
,骨失去了原有的
性.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你的结论是
无机物使骨有一定的硬度
无机物使骨有一定的硬度

②同学们在开展以上实验探究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
骨中的无机物使骨有硬度,有机物使骨有弹性
骨中的无机物使骨有硬度,有机物使骨有弹性

③实验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中的变量是
有无稀盐酸
有无稀盐酸

④根据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请分析说明我们在公交车上应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并关照老年人乘车安全的科学道理.
老年人骨中有机物减少,所占比例小于
1
3
,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因此我们应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关照老年人乘车安全
老年人骨中有机物减少,所占比例小于
1
3
,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因此我们应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关照老年人乘车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