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2)比较A、B、C、D的实验装置,光照作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C和D.
(3)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水藻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了氧气.
(4)若将以上四个锥形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A中的金鱼,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联系
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
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

解答 解:(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A、B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藻,B、C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河泥,因此,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水藻(或河泥)有关;(每空只答一个因素)
(2)“比较A、B、C、D的实验装置”,C和D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光照作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C和D.
(3)水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A装置没有水藻,缺乏氧气供应,小鱼存活时间短;B装置中有水藻,水藻可以释放氧气,供给小鱼的呼吸,小鱼存活时间长,因此,“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水藻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了氧气.
(4)水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给小鱼的呼吸,BCD中都有水藻,小鱼存活时间长,A装置中没有水藻,缺乏氧气供应,小鱼存活时间短.因此“若将以上四个锥形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A中的金鱼.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故答案为:(1)阳光、空气、水分、温度;
(2)C和D;
(3)氧气;
(4)A;自动调节能力.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生物分类的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有无脊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在用清水煮鸡蛋时,发现随水温的升高,在蛋壳表面有许多小气泡冒出,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  )
A.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B.蛋的气室中贮存着大量的氧气
C.蛋已受精,卵黄的胚盘颜色较深D.蛋壳丧失保护作用,蛋已坏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当人类祖先从树上到地面生活时,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促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取食B.学会制造工具
C.脑容量增加D.牙齿数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妈妈为我们准备的早餐中有鸡蛋和牛奶,从“鸡蛋”中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土地B.鸡吃的稻香C.太阳能D.鸡吃的虫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项中,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是(  )
A.一个蒜瓣B.一粒西瓜籽C.一粒玉米D.一个胡萝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中可以证明,狼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吸气
B.图中C表示的是肺
C.图中E表示的是膈肌
D.此模型能演示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