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获取食物来补充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能量根本是来自于(  )
A.光能B.热能C.化学能D.热能和化学能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解答 解: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变成了化学能,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随着植食性动物的捕食活动,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当植食性动物被其它动物捕食后,能量再次被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草、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都最终来自太阳.所以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能量,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光合作用,即光能.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生物体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屈肘,图中①肱二头肌肌处于收缩状态.
(2)该图中有多个关节,请写出其中一个的名称:肘关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  )
A.4月10日B.3月12日C.5月31日D.7月3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20.外伤出血时,若血色暗红,缓缓淌出,则为静脉出血,可以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材料二 白鳍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近期,科学家曾对长江白鳍豚进行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
(1)螳螂的运动靠足和翅,它的体表覆盖着的坚韧外壳是外骨骼.
(2)和鲨鱼不同,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和螳螂不同,鲨鱼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为脊椎动物.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是飞行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存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下列有关植物人神经系统损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脑损伤了,脑干没有损伤B.大脑损伤了,脑干没有损伤
C.小脑和脑干没有损伤D.大脑、脑干和脊髓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蝼蛄B.蜜蜂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蝗虫B.家蚕C.蜜蜂D.蚊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沙蚕和家蚕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三对足B.有蜕皮现象C.身体分节D.体内有脊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