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显微镜的观察直接调节细准焦螺旋找物象.×(判断对错).

分析 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能够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如果图象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像更加清晰.

解答 解: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所以显微镜的观察应直接调节粗准焦螺旋找物象.
故答案为:×

点评 正确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历年生物必考内容之一,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周氏啮小蜂,身长1mm,产卵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营养发育张大,使白蛾幼虫死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
(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畜的健康.
(2)白蛾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消费者.
(3)这种以虫制虫饿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又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以下各种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一项是(  )
A.啄木鸟的舌较长是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地下洞穴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奔跑速度慢的狼饿死,生存下来的都是奔跑速度快的
D.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进的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
处理方式10粒种子,拧紧瓶盖10粒种子,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室温室温室温低温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起对照的作用.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别是水分、空气和温度.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请你来设计个实验.
另取一瓶编号为5号、处理方式是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置于温暖黑暗的环境中,观察其萌发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分解者.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而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
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图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增加,使水稻减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华北地区春播时,大麦比棉花要早播种,有些作物播种前需要浸种,人们还会耕耙土壤使其变得松软.这些分别反映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哪些条件(  )
A.温度、水分、空气B.温度、空气、水分C.空气、水分、温度D.空气、温度、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实施计划并记录 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⑦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⑦②④⑤⑥③C.①⑦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A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
是C装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提高\降低)大气湿度.
(3)若往C装置的锥形瓶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发现木质部被染红了,这是因为木质部中有运输红墨水的导管.(填“导管”或“筛管”).
(4)上述的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