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血浆中有( )
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答案】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据此答题.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为:血浆和原尿的区别在于大分子的蛋白质;而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葡萄糖.
故选:A
点评:注意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肾单位中形成尿液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分别写出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
肾小球
肾小球
;  2、
肾小囊
肾小囊
;3、
肾小管
肾小管

(2)尿液形成过程分别进行了那两个生理过程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

(3)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说明病变部位可能是
1
1
.(填文字)
(4)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份的特点是
A
A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较低
C.氧气含量增加        D.尿素含量增加
(5)与正常人的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的成分是
D
D

A.水               B.无机盐和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的蛋白质
(6)正常人每天形成原尿约为150升,而实际只排出1.5升尿液,其原因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与正常人的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的成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与人体有关的几种生理活动的结构示意图,假如图中男生患了感冒,喝了一杯感冒冲剂,感冒冲剂的有效成分标记为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效成分a从口腔进入人体,经过图中的各器官,部分未被分解的有效成分a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请按有效成分a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各器官:(用箭头和字母表示)A→
E→B→C→B→D
E→B→C→B→D

(2)有效成分a经过B时,首先会出现在心脏的
右心房
右心房
,第二次流出心脏时要通过B图中的[
2
2
]
主动脉
主动脉
(血管),此时血液为
动脉
动脉
血.
(3)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小肠
,它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之一是其内表面的皱襞上有许多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
,而大大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4)为了检验药物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否对肾脏有伤害,从器官D的血液中、肾小囊中及肾小管末端中抽取了样本,检验结果如下表:

①样本甲应该是
原尿
原尿
,因为样本甲除了不含有
大分子蛋白质
大分子蛋白质
外,其余成分与血浆成分基本相同.
②样本乙应该是
尿液
尿液
,它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为人体内的3种液体成分比较表,请分析作答.(单位:g/ml)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A 99 0 0.1 0.3 0.9
B 93 8 0.1 0.3 0.9
C 96 0 0 2 0.9(1)3种液体中的2种按生理活动顺序是由另一种产生而来的,那么三者的顺序是
原尿、血浆、尿液
原尿、血浆、尿液

(2)C液体与A液体相比较,C的葡萄糖含量为0.使C的葡萄糖含量变为0的生理活动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尿中有了蛋白质或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是_
肾小球
肾小球

(3)C液体的尿素含量高于A液体和B液体,原因是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甘肃省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正常人的血浆相比较,原尿中没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和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