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3?内江)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在各自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在一次小组交流与讨论会上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认真阅读后完善其相关问题:

(1)茜茜同学说,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在步骤2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对照
对照
,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②进行步骤5和步骤6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淀粉
淀粉

(2)媛媛同学说,我到姥姥家吃枇杷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枇杷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
有机物
有机物

(3)丹丹同学说,我在吃枇杷时发现,有的枇杷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有的枇杷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
胚珠
胚珠
决定的.
(4)旺旺同学说,我将图2甲所示叶片的主脉切断,在图2乙所示叶片的C处贴上锡箔,在阳光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分别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
水、光

(5)西西同学说,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我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片,作下表所示处理: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丁→丙→乙→甲
丁→丙→乙→甲
组别
涂凡士林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通过对照实验探究光合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条件和原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知识.解析此题要用到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以及气孔的开闭原理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1暗处理→2部分遮光后光照→3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4酒精脱色→5漂洗→6滴加碘液检验→7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①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
②步骤5和步骤6酒精脱色和漂洗加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充分利用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枇杷树顶的叶片接受的光照多,光合作用旺盛,所以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树顶的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
(3)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因此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胚珠决定的.
(4)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而A部分不变蓝,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对照组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乙叶把C处遮光,D处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D处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综上所述,甲叶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乙叶证明需要光.
(5)由分析可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因此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丁→丙→乙→甲.
故答案为:(1)对照   光    淀粉  (2)有机物 (3)胚珠 (4)水、光  (5)丁→丙→乙→甲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内江)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内江)下面是某校七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图甲(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图乙(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化学性消化是从[
2
2
]
口腔
口腔
开始的.
(2)小洁说,早晨我还吃了个鸡蛋,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是从图甲中的[
4
4
]
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
(3)洋洋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的脂肪物质,需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
3
3
]
肝脏
肝脏
分泌的
胆汁
胆汁
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4)涛涛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最终经消化后,都要到图甲结构中的[
6
6
]
小肠
小肠
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5)小婧说,图乙中,结构[2]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有[3]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
胰液
胰液
流入这里,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内江)下面图甲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乙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某校八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学习了《物种的延续》后,通过小组讨论,将桃树和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绘制成的图解.请认真分析下列图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敏同学说,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甲中的[3]是用
进行呼吸,[6]主要用
进行呼吸.
(2)小勇同学说,仔细观察图甲可知,个体[3]与个体[6]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
变态
变态
发育.
(3)小华同学说,在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在图乙中,序号
4和5
4和5
所示结构共同构成雄蕊.我们平时所食用的桃肉实际是由图乙中的[
2
2
]
子房壁
子房壁
发育而来的.
(4)小兵同学说,从图丙可知,无论是青蛙,还是桃树,其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受精卵
受精卵

(5)小柯同学说,在图丙中,假若控制桃花颜色的基因在受精卵中的组成是BB,则其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