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正常人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不能进入肾小囊的物质是( )
A.血细胞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不能进入肾小囊的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箭头所示血液进入肾小球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完成(1)一(3)题:
(1)③中的液体叫
原尿
原尿
,是①中液体经过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而形成的.
(2)④中的液体叫尿液,是③中的液体流经④时,被④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后形成的.
(3)正常人①和③中的液体相比较,③中少了
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左边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右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物质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血细胞
样品A(g/L) 0 16.0 0 2.0
样品B(g/L) 1.0 7.5 0 0.3 无(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
样品B
样品B
(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
4
4
肾小囊腔中.
(2)当血液流经5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通过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
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图中6 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的含义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图中④⑤⑥合称
肾单位
肾单位

(3)原尿和尿液相比,尿液中不含
葡萄糖
葡萄糖
,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
蛋白质
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黑龙江模拟)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过滤
过滤
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
重吸收
重吸收
作用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如果人体内
胰岛素
胰岛素
分泌不足时,一部分血糖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永春县质检)下边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物质 样品A(g/L) 样品B(g/L)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血细胞
0
16.0
0
2.0
1.0
7.5
0
0.3
无(1)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样品
B
B
,存在于图中的[
]肾小囊腔中.
(2)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会被
重吸收
重吸收

(3)若样品A持续出现葡萄糖,是因为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就会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所分泌的
胰岛素
胰岛素
不足引起的.
(4)而若样品A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那是因为肾单位的[⑤]
肾小球
肾小球
发生病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潍坊)请根据所学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为白细胞具有
防御
防御
保护
保护
作用;若给患者肌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
右心房
右心房

(2)义务献血时,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使前臂血管隆起的结构是
静脉瓣
静脉瓣
;为病人输血使应以输
同型血
同型血
为原则.
(3)正常人的心脏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爬行类的心脏则是
左右心室相通
左右心室相通

(4)如果用a、b、c来表示肺内、胸廓内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则膈肌收缩时,三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b、a、c
b、a、c

(5)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请在图中画出人在进食后,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