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

A.受精卵 B.卵细胞 C.精子 D.神经细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八年级上9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哺乳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的所有生物 D.一个植物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中出来活动,尽管这是实际上是白天。

(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 行为(按功能分),这是螳螂的 行为(按获得途径分)。

(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 因素的影响。

(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 (“白天”或“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过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身上长有长毛,靠肺呼吸、胎生哺乳。根据这些特征树懒应归类为( )

A.哺乳类 B.昆虫 C.鱼类 D.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