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蛔虫在人的消化道中不怕消化液的侵蚀,是因为(  )
A.体表有角质层B.能很快逃离C.体壁分泌黏液D.体表有酸性黏液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 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选:A.

点评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对光 ②取镜和安放 ③收镜 ④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⑤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表是被测者的血浆、肾小囊、输尿管中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浓度,请据表分析甲和乙各是何种物质?(  )
血浆肾小囊输尿管
甲物质的浓度0.03%0.03%2%
乙物质的浓度0.1%0.1%0
A.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B.甲是尿素,乙是无机盐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D.甲是蛋白质,乙是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是胎儿、脐带和胎盘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其中[]中填图中数字
(1)胎儿在母体的[③]子宫里发育,发育时间约280天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
(2)[①]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16年丰城电厂脚架倒塌事故中,多名遇难者身份不明,通过DNA比对“血缘关系”来确定身份.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B.遗传物质C.血细胞D.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实验课上,小新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到同学的前面,结果显微镜视野中漆黑一片,原因是(  )
A.射入光线发生改变B.没有调节好焦距
C.放大倍数改变了D.换成了更小的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动物中,都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是(  )
A.章鱼和青蛙B.家鸽和虎C.猫和狗D.狮和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定州市里有两棵古树,一棵是“白果树”,另一棵是“东坡槐”.“白果树”已有2600多年历史,堪称“中山老者”白果树又称银杏树;“东坡槐”为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定州任职时亲手所栽,也有千年历史,下列有关银杏树和槐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银杏树和槐树都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B.银杏树是我国珍稀的裸子植物
C.银杏树是裸子植物,槐树是被子植物
D.银杏树和槐树都是落叶乔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CCTV-4新闻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的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这种处理红薯的办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2)“猫喂狗崽”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