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利用带有软木塞的锥形瓶、清水、河泥、金鱼藻、小鱼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四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A、B、C、D,并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③向A、B、C、D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④将A、B、C置于阳光下,D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图,连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如表: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请你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清水、阳光、温度、空气等属于
非生物
非生物
因素.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清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
分解者
分解者

(3)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
水藻
水藻
和河泥有关.
(4)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可以进行
光合
光合
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
(5)A中的小鱼在没有金鱼藻和河泥的情况下,还比D中的小鱼存活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是:D中的金鱼藻
金鱼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释放了二氧化碳
金鱼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释放了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作用是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
解答:解:(1)实验装置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池水、阳光、温度、空气、空间等,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属于非生物因素;
(2)因为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池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所以属于分解者.(3)因为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所以比较A、B、C的实验结果是:A中没有水藻小鱼存活时间最短,B都有水藻和河泥,C中水藻和河泥,C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所以可以说明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水藻的光合作用和河泥有关.
(4)A、B两个实验装置,只存在绿色植物----水藻一个变量,所以比较A、B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小鱼存活时间较长,所以绿色植物水藻的作用应该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5)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在无光的环境中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此密闭的容器中水藻和小鱼都消耗氧气,此中氧气耗尽得最早,所以小鱼存活时间最短. 
故答案是:
(1)阳光(2)分解者(3)水藻(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5)金鱼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释放了二氧化碳
点评:这类试题综合性比较强,考查的内容跨度大,要做好这类试题,不但要将知识掌握牢固,还要有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水温 时间 试剂(同浓度) 1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0℃ 10min 碘液 3号 馒头块+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4号 馒头碎屑+? 37℃ 10min 碘液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4号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2毫升清水
2毫升清水
,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组.
(2)如果选用1、2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吗
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吗

(3)若要探究“口中的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实验,应选择
1号和3号
1号和3号
试管作为对照实验组.这探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9?龙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暑假,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植物照片,请你按下列分类表解将这些植物逐一分类,并分析回答:


海带
海带
葫芦藓
葫芦藓
银杉
银杉
小麦
小麦
向日葵
向日葵

(1)请你将六种植物名称填在分类表解的相应横线上.
(2)A类植物是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
,D类植物是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

(3)在D、E、F三类植物的种子中,
是新生植物的幼体,它是由
受精卵
受精卵
发育而来,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2?天桥区二模)如图所示为某女士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应.请据图分析作答: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
反射
反射
;该反应是
生来就有
生来就有
(“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请你试着将该反射弧补充完整:[1]感受器→[2]传入神经→[3]
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5]
效应器
效应器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反射弧的过程中,用电刺激图中的2处,用灵敏电流计在4处测量,发现指针能偏转;而在4处用电刺激,在2处测量,则指针不发生偏转.这说明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
单向的
单向的

(4)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在缩手后会感觉到疼痛,那么缩手和产生痛觉的中枢分别位于
脊髓
脊髓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
内.
(5)有人患脑於血失去说话能力,可能压迫了大脑皮层的
语言
语言
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课外调查时,拍摄了如图一些生物照片.
精英家教网
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他们设计的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并写出下表中①~⑤对应的生物名称.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