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06?徐州)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在“横线”里填名称)
(1)当血液从⑤流向⑥时,肺泡内的
氧气
氧气
进入血液,该气体经血液循环最终到达人体的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处.
(2)图中③是
右心房
右心房
;与④直接相通的血管是[
]
主动脉
主动脉
,里面流动的是
动脉
动脉
血.
(3)若向某人体内注射一种可被跟踪的药物,则该药物最先在心脏的[
]
右心房
右心房
中被发现.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的特点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性质的变化,通过识图解答.
解答:解:图示中序号分别表示心脏结构的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分别表示为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下腔静脉、⑧主动脉.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部位是全身各处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因此,当血液从⑤流向⑥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该气体经血液循环最终到达人体的组织细胞处.
(2)图中③是右心房;与④直接相通的血管是⑧主动脉,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
(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若向某人体内注射一种可被跟踪的药物,药物首先进入体循环随血液经体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即先从心脏的右心房发现这种药.
故答案为:
(1)氧气(02);组织细胞(组织、细胞)
(2)右心室;⑧;主动脉;动脉
(3)①;右心房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经过体循环,在组织处毛细血管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经过肺循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6?徐州)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如图),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
1
2
试管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该气体,小木条复燃.该气体是在下列哪种过程中产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6?徐州)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示意图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在“
1
1
“填名称)
(1)当花粉落到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最终会到达[
]
胚珠
胚珠
内,完成受精作用.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受精完成后,可以发育成种子的是[
]
胚珠
胚珠

(3)以玉米种子为例,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胚乳
胚乳
,它是由精子与左图中的[
]
极核(极核细胞)
极核(极核细胞)
融合后发育形成的.
(4)玉米种子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胚,它是由右图中的
⑥⑦⑧⑨
⑥⑦⑧⑨
构成的(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6?徐州)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取1g干淀粉加入清水100mL,调和均匀.煮沸制成糨糊,冷却.在A.B试管内分别加入2mL糨糊进行实验(如图),请你帮助完成并回答问题.

(1)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mL,应向B试管内加入的液体和数量是
唾液与2ml
唾液与2ml

(2)按照图中所示实验步骤完成后,取出A、B试管冷却,并分别加入2滴碘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溶液
变成蓝色
变成蓝色
,B试管内溶液
不变蓝色
不变蓝色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4)根据(3)的结论,如果想要进一步探究胃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把加入A试管内的2mL清水换成2mL胃液,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胃液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胃液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