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此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淀粉耗尽.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对照.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B.
(4)叶片经酒精处理后,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1)暗处理: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这样就说明了,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因此图示B正确.
(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的变化.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这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故答案为:(1)淀粉.
(2)对照
(3)B  
(4)光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距今约1200万年以前,由于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量森林消失,对古猿的影响是(  )
A.古猿开始会用火
B.古灵长类都灭绝消失了
C.古猿都开始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自身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古猿中的一部分开始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自身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儿童多晒太阳可以预防的病症是(  )
A.夜盲症B.佝偻病C.骨质疏松症D.脚气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婚配的遗传学依据是(  )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
C.近亲婚配其后代患显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北京野生动物园有:①长颈鹿、②鳄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他分类的依据为(  )
A.是否会飞B.是否会游泳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有脊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示A、B两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别为食物网A和B,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A与B两地的食物网,A地的物种数目较多.在食物网A中百舌鸟与袋猫属于捕食和竞争关系.如果A、B两地的叶蝗虫都被人为灭绝,对食物网B(食物网A或食物网B)影响较大.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
(3)在城市建设中应借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具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功能等生态学知识,保持各成分适当的结构比例,以便发展和维持城市的宜居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下列几幅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五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C.丁类生物都营寄生生活D.生物戊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做面包用的面粉以及使用的花生油分别主要来自种子的(  )
A.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胚乳D.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李和梨的果实表面都光滑B.小张和父母都是单眼皮
C.所有的鸟类都长羽毛D.小兔和小狗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