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0?滨州)为了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编号A、B、C、D,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同种河泥;
②在B、C、D瓶中放入等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
③在四个生态瓶中放人大小、形态和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2条,然后密封;
④A、B、C瓶置于相同条件的光下,D瓶放在相同条件的黑暗环境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如表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平均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据上述实验回答:

(1)比较四装置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空气、温度、水、空间等
空气、温度、水、空间等
.比较A、B、c可知,与小鱼的存活时间有关的实验条件是
金鱼藻、河泥
金鱼藻、河泥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3)通过
C、D
C、D
两个生态瓶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D装置中金鱼存活时间最短的原因是
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金鱼提供氧气,金鱼藻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
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金鱼提供氧气,金鱼藻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
.生态瓶C中的小鱼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出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较少
较少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
能力比较差的缘故.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
多样性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作用是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
解答:解:(1)、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识图、分析题意,比较四装置可知,有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温度、水、空间等(写对三个即可.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比较A、B、c可知,A装置没有金鱼藻和河泥,B装置没有河泥,C装置有金鱼藻和河泥.因此装置A与C,装置B与C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装置C金鱼存活的时间最长25天,因此可知与小鱼的存活时间有关的实验条件是金鱼藻、河泥.
(2)金鱼的存活需要食物和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比较A、B不同的变量是金鱼藻,没有金鱼藻的图A金鱼活的时间短3天,有金鱼藻的图B金鱼活的时间长11天,可知水藻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因此金鱼活的时间长.
(3)C、D装置中不同的变量是光照,有光的装置C金鱼存活的时间长25天,表明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没有光照的装置D金鱼的存活时间短,2天,表明金鱼藻在无光的条件下,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通过比较CD两个生态瓶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氧气消耗的最快.因此D装置中的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短.
(4)因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自我调节能量越强,就越稳定,所以生态瓶C的金鱼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的缘故.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故答案为:
(1)空气、温度、水、空间等;金鱼藻、河泥
(2)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3)C、D
(4)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金鱼提供氧气,金鱼藻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较少;自动调节;多样性.
点评:这类试题综合性比较强,考查的内容跨度大,要做好这类试题,不但要知识掌握牢固,还要有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滨州)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象,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滨州)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根部带一个土团,这样可以防止损伤
根毛和幼根
根毛和幼根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圳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B、C
B、C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有两个变量
有两个变量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滨州)在使用物镜为10×和目镜为5×镜头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后,不移动装片的位置,又换用物镜为40×和目镜为5×镜头的镜头观察同一部位,所见的细胞比前一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滨州)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家兔身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表示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家兔个体.
(2)根据生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分类,家兔属于
哺乳
哺乳
类动物,该类动物与人都用肺呼吸,体腔内都有
,共同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胎生哺乳
胎生哺乳

(3)家兔大脑发达,反应灵敏,听到饲养员熟悉的脚步声,就会跑过来取食,这种反射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
(4)如果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草属于生产者,家兔则属于
消费者
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0?滨州)如图是人体某部位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在
A
A
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C
C
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
B
B
可能是
肺部
肺部
的毛细血管网,此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气体扩散
气体扩散
作用完成的;在
B
B
处可以观察到红细胞呈
单行
单行
通过.
(2)如果在
B
B
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在
A
A
C
C
内流动的都是
动脉
动脉
血,
B
B
处发生了
过滤
过滤
作用.
(3)如果在
B
B
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在
B
B
处除气体交换外还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吸收营养
吸收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