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230  116238  116244  116248  116254  116256  116260  116266  116268  116274  116280  116284  116286  116290  116296  116298  116304  116308  116310  116314  116316  116320  116322  116324  116325  116326  116328  116329  116330  116332  116334  116338  116340  116344  116346  116350  116356  116358  116364  116368  116370  116374  116380  116386  116388  116394  116398  116400  116406  116410  116416  116424  150026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和实验法 B.调查法和分类法

C.观察法和归纳法 D.调查法和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照实验中,不是单一变量的是…( )

A.有水和无水 B.有光和无光

C.有水和无光 D.有空气和无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表达和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把下列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据下表回答问题:

(1)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组;细胞体积最小的是 组。

(2)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镜对着光源,选用 光圈对准通光孔。

(3)显微镜下的物像是 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

(4)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组,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是 组,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 )。

(3)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5)把玻片标本放在[ ]( ),要用[ ]( )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注:5指向载物台 6指向通光孔 7指向遮光器 8指向压片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的四个图是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四个动作。仔细观察, 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的资料,选择正确的答案:

(甲)晓敏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

(1)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 B.推论 C.实验 D.观察

(2)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做出假设:___________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 把甲放在___________ 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

(6)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写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