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8985  48993  48999  49003  49009  49011  49015  49021  49023  49029  49035  49039  49041  49045  49051  49053  49059  49063  49065  49069  49071  49075  49077  49079  49080  49081  49083  49084  49085  49087  49089  49093  49095  49099  49101  49105  49111  49113  49119  49123  49125  49129  49135  49141  49143  49149  49153  49155  49161  49165  49171  49179  150026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影响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探究的一般顺序是( )
①做出假设  ②提出问题  ③表达和交流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计划  ⑥制定计划.
A.②①⑥⑤④③
B.①②⑥⑤④③
C.②①⑥③⑤④
D.①②⑤⑥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棉红铃虫作茧有利于保护自己,金小蜂正是借助它的茧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棉红铃虫幼虫体内,使棉红铃虫死亡,而金小蜂得以繁殖,这一事实说明( )
A.捕食
B.寄生
C.适应的普遍性
D.适应的相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森林的大量被破坏导致许多动物无家可归,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正在逐渐灭绝
B.生物圈的环境会越来越差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ABCD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牛喜欢吃三叶草,土蜂吸食三叶草的花蜜并能为三叶草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牧民爱养猫.”
(1)猫与田鼠之间的关系跟鼠与蜂之间的关系相同吗?______,它们之间属于什么关系?______.
(2)怎样才能增加牛的产量?______.如果牧民不种三叶草,而改种其它牧草,土蜂的数量会大幅减少,则牛的产量会______.
(3)请你用图解表示上述资料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观察如图,按要求写出图中生物的归类:(用字母表示)
动物______;植物______;陆生生物______;水生生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六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版)(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如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