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6276  96284  96290  96294  96300  96302  96306  96312  96314  96320  96326  96330  96332  96336  96342  96344  96350  96354  96356  96360  96362  96366  96368  96370  96371  96372  96374  96375  96376  96378  96380  96384  96386  96390  96392  96396  96402  96404  96410  96414  96416  96420  96426  96432  96434  96440  96444  96446  96452  96456  96462  96470  150026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民种地施用的农家肥料,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真菌分解后产生水分和无机盐重新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食物链 D.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B.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C.生态系统中,螳螂、蝉和黄雀的数量相似,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

D.蝉、螳螂和黄雀三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减少分解者、消费者的数量 B.大大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 D.改变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依次代表的是树林、食虫鸟和植食性昆虫

B.生产者是B,它决定着C的数量

C.从曲线看,该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

D.该条食物链为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圈一个家

B.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C.去年秋至今的长时间干旱,对黄冈市水稻生产有较大影响

D.现代化温室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果蔬,但它不是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雨后的小树林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树木花草利用根系、伸展茎叶为生存争夺着水分、养料、阳光和空间。蝗虫、蟋蟀贪婪地啃食着嫩叶,蝉在树梢处高声“鸣唱”,鸟儿叽叽喳喳间啄取着食物……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树林中生物的生活,它们属于________因素。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介绍的成分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小树林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稳定性较差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

(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 _____。

(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____ 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怎样处理上述数据?________________。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表达和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教学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图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__。

(2)该食物网包含________条食物链。

(3)图中螟虫与田鼠之间是________关系。

(4)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