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数据-1,0,-2,1,2的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
A、2、4B、4、2C、0、2D、4、10
分析:根据极差的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找出所求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再代入公式求值;方差就是各变量值与其平均值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所以计算方差前要先算出平均数,然后利用方差公式计算.
解答:解:数据中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故极差=2-(-2)=4;
.
x
=(-1+0-2+1+2)÷5=0,
∴S2=
1
5
[(-1-0)2+(0-0)2+(-2-0)2+(1-0)2+(2-0)2]=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极差、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
.
x
,则方差S2=
1
n
[(x1-
.
x
2+(x2-
.
x
2+…+(xn-
.
x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平均值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它是测算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最重要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6、有人说,数学家就是不用爬树或把树砍倒就能够知道树高的人,小敏想知道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如图),她测得CB=10米,∠ACB=50°,请你帮她算出树高AB约为
12
米.
(注:①树垂直于地面;②供选用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册数 0 1 2 3 4
人数 3 13 16 17 1
(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3、某学校为了解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同学,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如下(每组只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身高单位:cm,测量时精确到1cm):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样本的中位数在统计图的哪个范围内?
(3)如果上述样本的平均数为157cm,方差为0.8;该校八年级学生身高的平均数为159cm,方差为0.6,那么
八年级
(填“七年级”或“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比较整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在点P处测得教学楼A位于北偏东60°方向,办公楼B位于南偏东45°方向.小明沿正东方向前进60米到达C处,此时测得教学楼A恰好位于正北方向,办公楼B正好位于正南方向.求教学楼A与办公楼B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供选用的数据:
2
≈1.414,
3
≈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3、小明记录某社区七次参加“防甲型H1N1流感活动”的人数分别如下:33,32,32,31,32,28,2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