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如图等腰于点.点延长线上一点,点是线段上一点,,下面的结论:①平分;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即可证得;

②因为点O是线段AD上一点,所以BO不一定是的角平分线,可作判断;

③证明OP=OC,即可证得是等边三角形;

④首先证明,AO=CEAC=AE+CE=AO+AP

AD平分

平分 ①正确;

如图1,连接BO,∵AD垂直平分BC

OB=OC 又∵OC=OP

OB=OC=OP

∵点O在线段AD上,∴不一定相等,

不一定相等,故②不正确;

又∵OP=OC

是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

如图2,在AC上截取AE=PA,连接PB

是等边三角形

OP=CP

AO=CE

AC=AE+CE=AO+AP,故④正确;

本题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M在y轴上运动.

(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动点M在y轴上运动,使MA+MB的值最小,求点M的坐标;

(3)在y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对一款新高压锅进行测试,放入足量的水和设定某一模式后,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温度t()的变化测出高压锅内的压强p(kpa)的大小.压强在加热前是100kpa,达到最大值后高压锅停止加热。为方便分析,测试员记y=p-100,

表示压强在测试过程中相对于100kpa的增加值.部分数据如下表:

温度f()

0

10

20

30

40

50

60

压强增加值

Y(kpa)

0

9.5

18

25.5

32

37.5

42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点(坐标系已画在答卷上);

(2)yt之问是否存在函数关系?若是,请求出函数关系式;否则请说明理由;

(3)①在该模式下,压强P的最大值是多少?

②当t分别为,t1,t2(t1<t2)时,对应y的值分别为y1 ,y2请比较的大小,并解释比较结果的实际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华的研究过程,请补充完成.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

4

5

m

2

1

0

n

2

3

其中,m= ,n=

2)根据上表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4)进一步研究函数图象发现:

①方程 个实数根;

②不等式的解集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同一条直线AB上,其中ONM=30°,OCD=45°.

(1)将图中的三角板OMN沿BA的方向平移至图的位置,MN与CD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

(2)将图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当CON=5DOM时,MN与CD相交于点E,请你判断MN与BC的位置关系,并求CEN的度数;

(3)将图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每秒5°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板MON运动几秒后直线MN恰好与直线CD平行.

(4)将如图位置的两块三角板同时绕点O逆时针旋转,速度分别每秒20°和每秒10°,当其中一个三角板回到初始位置时,两块三角板同时停止转动.经过___________秒后边OC与边ON互相垂直.(直接写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出行.某自行车店在销售某型号自行车时,以高出进价的50%标价.已知按标价九折销售该型号自行车8辆与将标价直降100元销售7辆获利相同.

(1)求该型号自行车的进价和标价分别是多少元?

(2)若该型号自行车的进价不变,按(1)中的标价出售,该店平均每月可售出51辆;若每辆自行车每降价20元,每月可多售出3辆,求该型号自行车降价多少元时,每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数轴上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且满足为原点.

1)试求的值;

2)点点出发向右运动,经过3秒后点点的距离是点点距离的3倍,求点的运动速度?

3)点以一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向右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以5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从点出发,以20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分别为的中点,问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两地相距4km,上午800时,亮亮从A地步行到B地,820时芳芳从B地出发骑自行车到A地,亮亮和芳芳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亮亮所用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芳芳到达A地时间为(

A. 830 B. 835 C. 840 D. 8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如图,分别为数轴上的三个点,点对应的数为60点在点的左侧,并且与点的距离为30点在点左侧,点到距离是点到点距离的4倍.

1)求出数轴上点对应的数及的距离.

2)点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项终点运动,运动时间为秒.

①点点在之间运动时,则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点在点向点运动过程中,何时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

③当点运动到点时,另一点5单位/秒速度从点出发,也向点运动,点到达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点,那么点在往返过程中与点相遇几次?直接写出相遇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