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响应上级教委的“海航招飞”号召,某校从九年级应届男生中抽取视力等生理指标合格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文化课初检,教务处负责同志将测測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甲、乙、丙、丁,然后将相关数据整理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依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参加文化课初检的男生人数为   

2)扇形图中m的数值为   ,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据统计,全省生理指标过关的九年级男生有2400名左右,若规定文化课等级为“甲”“乙”的可进行文化课二检,请估计进入二检的男生有   

4)本次抽检进入“甲”等的4名男生中九(1)、九(2)班各占2名,若从“甲”等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男生进行调研,请用树形图表示抽到的两名男生恰为九(1)班的概率.

【答案】140人;(236,见解析;(31080人;(4)见解析,.

【解析】

1)用乙等级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调查的总人数;

2)用360°乘以甲等级人数的百分比得到m的值,然后计算出丙等级的人数后补全条形统计图;

3)用2400乘以样本中”“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4)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抽到的两名男生恰为九(1)班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解:(114÷35%40

所以本次参加文化课初检的男生人数为40人;

2)甲等级的百分比=×100%10%

所以360°×10%36°

m的值为36

丙等级的人数为40×25%1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

32400×1080

所以估计进入二检的男生有1080人;

故答案为40人;361080人;

4)画树状图为:(用AB表示九(1)的两名学生;用ab表示九(2)的两名学生)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抽到的两名男生恰为九(1)班的结果数为2

所以抽到的两名男生恰为九(1)班的概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经过点A-34).

1)求b的值

2过点A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P,作点A关于直线OP的对称点C

①当点C恰巧落在轴时,求直线OP的表达式

②连结BC,求BC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ABC中,ADBC边上的中线,EAD上一动点,设DEnEA,连接CE并延长,交AB于点F

1)尝试探究:如图1,当∠BAC90°,∠B30°DEEA时,BFBA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类比延伸:如图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DEEA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迁移:如图3,当△ABC为锐角三角形,DEnEA时,请直接写出BFBA之间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校园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中学对部分学生就校园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中学共有学生900人,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中学学生中对校园安全知识达到了解基本了解程度的总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的外接圆,是直径,外一点且满足,连接

1)求证:的切线;

2)若,求的长;

3)如图2,当时,交于点,试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某建筑物的顶部有一块标识牌 CD,小明在斜坡上 B 处测得标识牌顶部C 的仰角为 45° 沿斜坡走下来在地面 A 处测得标识牌底部 D 的仰角为 60°,已知斜坡 AB 的坡角为 30°ABAE10 米.则标识牌 CD 的高度是( )米.

A.155B.2010C.105D.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C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EDC120°

1)如图1ADC在同一直线上时,______________

2)在图1的基础上,固定ABC,将CDEC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360°),如图2,连接ADBE

的值有没有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拓展研究:若AB1DE,当 BDE在同一直线上时,请计算线段AD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60),B43),C03).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边OA向终点A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边BC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PQ2y

1)直接写出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t的取值范围:   

2)当PQ时,求t的值;

3)连接OBPQ于点D,若双曲线k≠0)经过点D,问k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化,请求出k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边形中, ,动点同时从点出发,点的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点的速度沿运动到点,设同时出发时,的面积为,则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